三月

三月朗读

辛夷才谢小桃发,蹋青过后寒食前,

四时最好是三月,一去不回唯少年。

吴国地遥江接海,汉陵魂断草连天。

新愁旧恨真无奈,须就邻家瓮底眠。

译文

辛夷花刚刚凋谢,小桃花又接续开放了。三月三踏青过后,直到清明前.

三月里的这段日子,正是四季里最美好的时节,可是年少青春却一去不返。

当此之时,遥远的吴地,江流入海,长安汉家陵墓春草连天,惹人肠断。

新愁旧恨萦绕心头,自知无法消除,还得在邻家酒瓮旁烂醉而眠。

注释

辛夷:一种香草。

谢:凋谢。

发:开发。

蹋青与寒食是古代的节日,寒食节在清明的前一天(一说前两天)。

汉陵:汉陵,即西汉历朝帝王的陵墓,在陕西成阳北原(亦称五陵原)。

瓮:酒瓮。

参考资料:

1、杨刚编.中国名胜诗词大辞典(增补本):浙江大学出版社,浙江大学出版社:第1400页

三月创作背景

  天佑四年(907),先后杀害唐绍宗和末代皇帝唐哀帝的地方军阀朱温篡唐,建国号曰“梁”。时为昭宗重臣的韩偓此前早已被排挤出唐朝,《三月》一诗,当时他晚年流寓福建所作。

参考资料:

1、李元洛.《唐诗三百首》:岳麓书社,2013-1-1:160

韩偓

韩偓(公元842年~公元923年)。中国唐代诗人。乳名冬郎,字致光,号致尧,晚年又号玉山樵人。陕西万年县(今樊川)人。自幼聪明好学,10岁时,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,令满座皆惊,李商隐称赞其诗是“雏凤清于老凤声”。龙纪元年(889年),韩偓中进士,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,后入朝历任左拾遗、左谏议大夫、度支副使、翰林学士。 ...

韩偓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莫为盘飧烹不鸣,借公松石听溪声。貂蝉只是麒麟楦,寄语诸公卿自卿。

()

清朝登用是儒宗,尤喜桐川协气浓。画戟林中今长贰,红莲幕里昔游从。

云飞共庆情方洽,鲸饮何妨量有容。且向山城足欢谑,他年接武亚夔龙。

()

惜阴翻古帙,席荫坐林泉。解识閒中晷,依稀亦小年。

()

堂堂遗一老,五福寿而康。

系出安仁谰,身居荣禄乡。

()
弘历

老翁犁把耕新润,弱妇筐钩伐远扬。常在豳风图画里,那能辛苦忘农桑。

()

磷磷石岸上,浓淡树林分。

隔水见寒岛,暗枝藏宿云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