雪香浓,檀晕少。枕上卧枝花好。春思重,晓妆迟。寻思残梦时。
更漏子·柳丝长。宋代。晏几道。 柳丝长,桃叶小。深院断无人到。红日淡,绿烟晴。流莺三两声。雪香浓,檀晕少。枕上卧枝花好。春思重,晓妆迟。寻思残梦时。
柳树垂下了长长的柔兰,桃树吐出了小小的嫩叶,这静寂的深院啊,终日没有人到来。淡淡的虹日撒下了飘融煦光,浓绿的树丛笼罩着漠漠轻烟,偶尔传出的三两声困润觅转的莺鸣,划破了深院的沉寂。
她雪白的肌肤飘溢出浓浓的芳香,属旁浅糟色的妆晕消褪了,只有枕头上枝梢叠压的绣花,依旧娇艳美丽。春日撩起的浓重闲愁,使挖瞧起后也无心梳妆,仍独自痴痴地寻思看清晨温孽的残梦。
更漏子:词牌名,又名《付金钗》《独倚楼》《翻翠袖》等。此调有两体,四十六字者始于温庭筠,唐宋词最多。《尊前集》注:大石调。又属商调。一百四字者,止杜安世词,无别首可录。 比较著名的有《更漏子·玉炉香》、《更漏子·柳丝长》等。
流莺:圆润婉转的莺鸣。
雪香浓:雪白的肌肤透出浓香。
檀晕少:妇女眉旁浅赭色的妆晕消褪了。
残梦:残存的梦的记忆。
参考资料:
1、(唐)温庭筠等著;王建新整理,婉约词·豪放词,万卷出版公司,2009.09,第115页
2、兰世雄编注,婉约词,安徽人民出版社,2001年10月第1版,第143页
宋哲宗元祐初,词人已经到了晚年,独自一人深处闺房,为了描写自己内心的闺思之前,故写下了这首《更漏子》。
参考资料:
1、诸葛忆兵编选,晏殊 晏几道集,凤凰出版社,2013.03,第221页
上片描写庭院中的景物。柳丝已长,桃叶尚小。“深院断无人到”一句,既说庭院的寂静,也表女子的孤独;而着一“断”字,则含意更加细微繁富,既延伸了寂静的时间长度,也开始透露了女子的哀怨情绪。
“红日淡,绿烟轻,流莺三两声。”明点“红”、“绿”二字,照应开头写柳、写桃的暗表两种颜色;写到鸟儿,却又把黄莺的“黄”字隐去,改作“流莺”,以表其来来往往快速飞动之状态。描写春天景物,笔法极尽交错变化之能事,真可谓匠心巧运了。加上了动态,加上了声音,终于把庭院里的春光写足,而尤其应该注意的是,不可忽略“流莺三两声”一句在词中的重要作用。请注意以下两点:第一,鸟的叫声,更加反衬出庭院的寂静,这是“鸟鸣山更幽”的道理;第二,从全篇的结构上说,是鸟声唤醒了春闺独宿的女子,下片接着描写女子醒来以后的情况,可见,鸟声起到了把上下两片连接在一起的作用。
下片转入居室内部,直接描写女子的外貌和内心。先写她被鸟声唤醒,尚未起床时的情况:“雪香浓”,言其肌肤洁白似雪,浓香馥郁;“檀晕少”是说经过了一夜睡眠,她脸上的脂粉已然淡却;“枕上卧枝花好”,是说女子起身离枕,露出了枕面上刺绣的斜枝花卉,并且以花比人,言其貌美。接下来,描写女子心事重重的慵懒之态。“春思重”是点题之笔,是闺情这类题目的核心所在,当寓含“悔教夫婿觅封侯”之意;“晓妆迟”,晨起无心梳妆,当寓含“谁适为容”之意;“寻思残梦时”,所梦为何,毋须明言,但引她寻思,必是好梦,然而,梦境虽好,奈其残破何,又奈其虚幻何!收束之句,委婉含蓄,韵致无穷,最见笔力。
全词突出运用对比和反衬的手法。从全词来看,上片描绘春光美丽,下片却写闺中的女主人公脸色憔损,春思重重,迟迟不起。景与人的对照,形成强烈的矛盾和不和谐。这正反衬了女主人公“春思”的深重。从上片来看,外界是一幅有声有色充满生机的春景图,深院里却是“无人到”的冷冷清清的寂然无声的境界,也是一个鲜明的对照,反衬女主人公“春思”的深重。从下片来看,龙脑香所散发的香气制造了客观的温馨氛围,而女主人的主观却是“春思重”,“晓妆迟”而且脸上光色少了。主客观对照又是极不和谐,又反衬出“春思”的深重,所以尽管龙脑香浓,却提不起女主人公的精神来。
晏几道(1030-1106,一说1038—1110 ,一说1038-1112),男,汉族,字叔原,号小山,著名词人,抚州临川文港沙河(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)人。晏殊第七子。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、乾宁军通判、开封府判官等。性孤傲,晚年家境中落。词风哀感缠绵、清壮顿挫。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,称晏殊为大晏,称晏几道为小晏。《雪浪斋日记》云:“晏叔原工小词,不愧六朝宫掖体。”如《鹧鸪天》中的“舞低杨柳楼心月,歌尽桃花扇底风”等等词句,备受人们的赞赏。 ...
晏几道。 晏几道(1030-1106,一说1038—1110 ,一说1038-1112),男,汉族,字叔原,号小山,著名词人,抚州临川文港沙河(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)人。晏殊第七子。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、乾宁军通判、开封府判官等。性孤傲,晚年家境中落。词风哀感缠绵、清壮顿挫。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,称晏殊为大晏,称晏几道为小晏。《雪浪斋日记》云:“晏叔原工小词,不愧六朝宫掖体。”如《鹧鸪天》中的“舞低杨柳楼心月,歌尽桃花扇底风”等等词句,备受人们的赞赏。
水居六首 其六。元代。明本。 水国庵居最寂寥,世涂何事苦相招。去村十里无行路,隔岸三家有断桥。数点鸦声迎暮雨,一行鱼影涨春潮。陈年佛法从教烂,岂是头陀懒折腰。
大名客舍。元代。曹伯启。 辞乡弹指浃旬过,谩拟长松带女萝。僧室梦回愁思冗,侯门食罢强颜多。世途千里心如折,茅屋双亲鬓已皤。富贵本来勤苦得,不须弹铗动高歌。
晓起用麟孙韵。元代。刘诜。 七月今年凉气高,墙东古木夜萧骚。孤城残月角初动,野屋秋风鸡乱号。万事惟馀双短鬓,百龄须用几绨袍。故人莫荐扬雄赋,衰老难胜执戟劳。
元章赠兰。宋代。王十朋。 英英道山友,赠我深林芳。入室与俱化,同心如此香。纫之可为佩,不采庸何伤。三复韩子操,援琴鼓扬扬。
古有採鞠茱萸篇而无一语及渊明长房旧事鞠茱。宋代。杨冠卿。 落英拾秋鞠,委佩纫芳兰。以其清且芬,可服仍可餐。吴茱味苦辛,奚亦登君盘。囊纱萦臂玉,恍记汝南山。黄鹄招不来,仙子何时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