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友人南归

送友人南归朗读

万里春应尽,三江雁亦稀。

连天汉水广,孤客郢城归。

郧国稻苗秀,楚人菰米肥。

悬知倚门望,遥识老莱衣。

译文

江南万里,春光已过三江原野,大雁纷纷向北飞去。

汉水浩淼,无边无际,与天相连,老友归去,回到故乡郢地。

郧国的稻田茁壮秀颀,楚地的菰米收获在即。我在北方将你牵挂,

常常倚门南望,好像远远地看到你穿着孝敬父母的老莱衣。

注释

三江:指流经岳阳城外的沅江、澧(lǐ)江、湘江。

郢(yǐng)城:春秋时楚国都城,即今湖北江陵一带。

郧(yún)国:春秋时位于楚国附近的小国。

秀:庄稼开花。

菰(gū)米:一种水生植物的果实,一称“雕胡米”。

悬知:遥知。倚门望:战国时王孙贾外出求仕,其母说:你早出晚归,我将每天倚门而望,盼你归来。这里用此典提醒友人应知家人盼其回归。

老莱(lái)衣:春秋时楚国隐士老莱子非常孝顺,年已七十,还常常穿上五彩斑斓的衣服,装作婴儿来逗父母开心。这里用此典告知游子应早日归家孝敬双亲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孙建军.《全唐诗》选注 (1-16册):线装书局,2002年01月第1版:第879页

送友人南归创作背景

  开元二十五年(737年),张九龄被贬荆州长史后,特招孟浩然任荆州从事。孟浩然虽然渴望入仕,但已年近五十,再加上对官僚生活的不适应,江南的暮春时节,孟浩然辞职告老还乡,王维故写下此诗送别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钱文辉.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诗传 唐代山水田园诗传:吉林人民出版社,2000年09月第1版:第142页

2、王辉斌.孟浩然研究论丛: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黄山书社,2011.09:第368页

3、王辉斌主编.《孟浩然研究论丛》:黄山书社,2011年9月:第367页

  这首诗从眼前之春意阑珊联想到万里春尽、鸿雁北归、友人旅程渺远、故乡富饶、慈母望归等一系列内容,以送归为构思线索、以惜别为核心,内容是很清楚的,做到了含蓄而不隐晦,尽谢点染而又情思萧然。

  首联描写了万里大地春已去,雁也北归,而友人却要南去的景象。似乎与春暖北上的大雁不相和谐,但它写出了辽阔的高空景观,场面雄伟,是写空中。

  颔联是地上,水波辽阔的汉江连着天,这种景象给人带来物大人小的感觉,人处水上,有漂泊不定之意,故说“孤”客。全诗写得流畅,毫无生硬感。想象丰富,行笔自然,语气舒缓,用字考究。除了写景之外,一些字的力度颇大,感情也极其鲜明,如“尽”是春去夏来,“稀”是雁阵北飞,“广”是辽远阔大。

  颈联写了稻田的笔直,菰米收获,通过运用景物描写,渲染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。

  尾联运用了老莱衣的典故,表达诗人希望友人孝敬父母。

  综观全诗,既未明言送别之事,又无送别场景的刻意描绘,更无送别诗中所常见的诸如思念、忧伤、凄凉等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出现。然而,诗人在送别时的复杂心绪——理解、担忧、伤感、劝勉等还是隐伏予作品之中,只要细心寻绎,便不难发现它。最后两句,“悬知倚门望,遥识老莱衣”,一写诗人,一写友人,活脱脱地反映出二人形象。

王维

王维(701年-761年,一说699年—761年),字摩诘,汉族,河东蒲州(今山西运城)人,祖籍山西祁县,唐朝诗人,有“诗佛”之称。苏轼评价其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”开元九年(721年)中进士,任太乐丞。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,今存诗400余首,重要诗作有《相思》《山居秋暝》等。王维精通佛学,受禅宗影响很大。佛教有一部《维摩诘经》,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。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,非常多才多艺,音乐也很精通。与孟浩然合称“王孟”。 ...

王维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缉缉晴云自往来,闲持书卷向晨开。窗花灼灼镂明秀,原是女儿亲手裁。

()

离群常恨不能佳,桂到秋深处处花。幽讨既寻泉水矣,傍搜岂忘月轩耶。

翁留觞酌时煨栗,友为炉熏更作茶。不是襟期安得此,世间馀事我何加。

()

竹底衙人吏,花间押簿书。

()

我本山林人,娱老有日用。

时须禽一戏,暇乃笛三弄。

()

意亦心所至,言须耳所闻。

谁云天地外,别有好乾坤。

()

端州白石天下稀,声含宫商人不知。斲瑶琴长四尺,轻如一片番流离。

石音最是难调者,碧玉老人能大雅。繇来太古本无弦,不是希声知者寡。

()